喜光寺

大き海の 水底深く 思ひつつ 裳引きならしし 菅原の里

石川女郎

Kikōji

  • 喜光寺の外観
  • お寺を見守るお地蔵様
  • ピンク色の蓮の花

喜光寺始建于1300余年前,迄今依然是一座香火鼎盛、信众众多的佛教圣地。该寺由行基大师(668-749)于721年创建,他是一位以慈善事业闻名的佛教僧人,同时也参与了东大寺大佛的建造。如今,喜光寺以其莲花园和作为重要的写经(手抄经文)道场而闻名。

喜光寺最初是作为行基大师在奈良的活动据点而建立的。行基大师四处云游,弘扬佛法,建立寺院,并组织兴建诸多公共工程。当时官方禁止僧侣在寺院之外活动,因此,官方认可的佛教机构将行基视为罪犯。然而,行基的声望无法忽视,最终他和他的信徒获得了圣武天皇(701-756)的官方认可。748年,天皇亲临了当时被称为“菅原寺”的喜光寺,据传他在寺内亲眼目睹了中央佛像放出神秘光芒。天皇深受震撼,便将寺院改名为“喜光寺”,意为“充满喜悦之光的寺院”。

749年,行基大师在喜光寺圆寂,享年82岁,在他去世后的几个世纪里,寺院几经沧桑。喜光寺正殿在动乱的战国时代(1467-1568)被焚毁,那是一个内战不断、动荡四起的世纪。正殿于1544年重建,但在16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动乱中,寺内的众多建筑遭到了破坏。1868年,寺院又一次遭逢劫难,失去了政府支持,几近衰败。整个寺院建筑群几乎被废弃,建筑物年久失修。若不是附近寺院和当地居民向政府请愿,喜光寺恐怕早已被彻底关闭。

寺院的正殿和阿弥陀佛像幸存至二十世纪,并分别于1901年和1921年被指定为重要文化财产。后续的修缮为这座破败的寺院注入了新的生机。1990年,新任住持山田法胤(生于1940年)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复兴工程。在日本各地捐助者的支持下,南大门于2010年重建完成。2014年,一座纪念行基的殿堂落成,2021年,寺院开设了一处供奉信众遗骨的纳骨塔(佛舍利殿)。

寺院南大门外整齐排列着250多盆莲花。每年6月中旬至8月初莲花盛开时节,许多游客前来观赏。寺院每月2日都会举行诵经和写经,每年3月2日举行纪念行基大师圆寂法会。

喜光寺的主要活动之一是推广抄经(写经)。寺院行政楼设有一间宽敞的写经道场,参与者可以在此练习抄写简化版的《涅槃经》。这种写经形式特别适合初学者,即便不熟悉日语的人也能参与其中。

万叶集解析

大き海の 水底深く 思ひつつ 裳引きならしし 菅原の里

石川女郎

现代语意:「如同大海的深渊,无尽反覆的思虑,来回踱步的衣摆把地面都磨平了。啊,菅原之乡啊」。

这是一首悲伤的诗歌,叙述着一位人妻,因为丈夫的爱意转淡而被抛弃。菅原这个地方距离平城宫不远,两地皆位于奈良境内,诗歌中流露出她不顾世人眼光,不断往返两地,热切期盼丈夫可以回心转意的悲怆心情。 (万叶集 卷20・第4491首 /石川女郎)

必看国宝‧重要文化财产

Hignlights

寺内图

喜光寺の境内図

寺院相关关键字

Keywords

试作的大佛殿

由于世间广传着一种说法:喜光寺本堂是东大寺大佛殿建造的范本。于是不知从何时开始,本堂就被称为「试作的大佛殿」。本堂向外延伸的宽阔屋檐,呈现出令人震撼的景观。每当夕阳的光辉,从建筑物顶上四面设置的连子窗洒入时,仿佛阿弥陀佛降临安抚人心,犹如置身人间净土。

「試みの大仏殿」と称されるようになった本堂。軒を大きく広げた姿が圧巻。

基本情报

喜光寺

官方网站
https://kikouji.com/
参观时间
9:00~16:00(受理结束 15:45)
参观费
成人 500日圆 、中小学生 300日圆
交通
搭乘近铁于「尼辻站」下车 步行约7分钟
电话
0742-45-46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