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退寺
阿保山の 桜の花は 今日もかも 散り乱るらむ 見る人無しに
Futaiji
不退寺是由貴族兼著名浪漫主義歌仙在原業平(825–880)於847年所建。據說業平本人親手雕刻了寺內的觀世音菩薩像。有鑑於這座寺院與九世紀歌仙業平淵源深厚,不退寺也稱作業平寺,意為「業平的寺院」。不退寺與奈良著名寺院的廣大建築群不同,其面積小而美且充滿綠意,還有人行小徑蜿蜒其間。
該寺建於平城天皇(773-824)的皇居舊址,平城天皇曾於806年至809年短暫在位,並在因突發疾病讓位給他的胞弟後,從京都遷居至奈良。次年,他試圖奪回皇位但未能成功。之後,他在奈良建造了一座茅草屋頂的居所就此隱居,並度過晚年。
這塊土地後來傳給了平城天皇的兒子阿保親王(792-842),之後又傳給他的孫子在原業平。847年,業平將他祖父的住所改建成學習佛教的場所,以此紀念他的父親。他當時建立的設施後來成為不退寺。
業平是九世紀最著名的歷史人物之一,以和歌詩作、據稱英俊精緻的外貌,以及眾多浪漫的冒險行徑備受推崇。他與《伊勢物語》關聯相當密切,這部著名的和歌歌集與故事集,描繪了以業平為原形而創造的虛構故事。一般認為該歌集中的和歌出自業平手筆,是後來的作家將這些作品整理出來,並加入了自己想像的背景情節。
如今,不退寺最出名的特點是在寺內與池塘周圍生長的約500種花卉及其他植物。特別是在秋天,寺院內種有貌似染紅的楓葉樹枝,以及春天在池塘邊盛開的黃菖蒲倒映在水中,相當受到遊客歡迎。
必看國寶‧重要文化財產
Hign
重要文化財產 觀世音菩薩像 主殿
不退寺有多尊可追溯至平安時代(794-1185)的木雕佛教神像。該寺主要供奉的是觀世音菩薩像。傳說中,這尊1.9公尺高的桂木雕像是由貴族歌仙兼不退寺創始人在原業平(825-880)親手雕刻,是為了雕出其理想女性的化身。在明治時代(1868-1912)之前,這尊雕像並不對外公開。根據十七世紀晚期的記錄《和州寺社記》,即使是住持,在任期內只獲准看過這尊雕像一次。
雖然傳說表明這尊雕像於九世紀創作,但從設計元素來看,這可能是十世紀的雕刻作品。這些元素包括雕像的大型頂髻、流動的髮束,還有明顯的長袍褶皺線條。雕像冠冕兩側的寬帶也是明顯的設計特徵之一。雖然大部分漆層現在都已剝落而露出了底下的木材,但這尊雕像原先塗有白色底漆及鮮豔的花樣。2022年,寺方為了穩定剝落的顏料並處理關節處的褪色問題,對這尊雕像進行了全面的修復工作。
重要文化財產 五大明王像 主殿
不退寺的主殿內還供奉有五尊五大明王的雕像。與其他佛像的平靜表情不同,這些神祇怒目圓睜,表達對世俗妄念使人遠離佛法之道的憤怒。每尊雕像都是由多塊檜木拼接而成。這五尊明王分別是軍荼利明王、降三世明王、不動明王、金剛夜叉明王和大威德明王。
這些雕像的創作時間據稱在十世紀至十二世紀之間,但其中不動明王(右側最前方的雕像)的水晶眼,則是在鎌倉時代(1185-1333)之間才鑲嵌上去。
五尊明王雕像曾分別安置在單獨的小殿堂(稱為「金堂」)中,後來再集中移至主殿。在這五尊雕像中,只有不動明王安置在傳統的平底基座上,並且有傳統的火焰光背。據稱,其餘四尊雕像在1914年修復期間均放置於巨石形狀的基座上。
-
五大明王其一、不動明王像
寺內圖

Scroll
寺院相關關鍵字
Keywords
業平觀音
這尊佛像流傳著一段逸聞:據說是平安時代的歌人--在原業平,依照他心目中理想的女性形象所雕刻而佛像;因此,人們習慣親密地稱呼這座佛像為「業平觀音」。近年來,由於佛像寶冠上刻有兩條垂墜至肩上的緞帶,因而誕生了「緞帶觀音」這個暱稱。2022年,佛像的保存修復完成,白皙光柔的肌膚更顯得優美。

基本情報
不退寺
- 參觀時間
- 9:00~17:00(結束受理 約 16:50)
- 參觀費
-
成人 500日圓、高中生 300日圓、中學生 300日圓、小學生200日圓
※特別公開期間 成人 600日圓、中高生 400日圓、小學生300日圓
※業平忌 成人 700日圓、中高生 500日圓、小學生300日圓
- 地址
- 奈良縣奈良市法蓮町517
- 交通
- 奈良交通巴士「不退寺口」站下車 步行約3分鐘
佐紀地區的其他寺院
Temple
西大寺 Saidaiji
この里は 継ぎて霜や置く 夏の野に

法華寺 Hokkeji
朝霧の たなびく田居に 鳴く雁を


海龍王寺 Kairyuoji
海若の いづれの神を 祈らばか

喜光寺 Kikōji
大き海の 水底深く 思ひつつ
※本網站萬葉集原文之現代語譯, 摘自:講談社文庫『万葉集全訳註原文付』(作者:中西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