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光寺

大き海の 水底深く 思ひつつ 裳引きならしし 菅原の里

石川女郎

Kikōji

  • 喜光寺の外観
  • お寺を見守るお地蔵様
  • ピンク色の蓮の花

喜光寺建於1300多年前,至今仍是一間營運的佛教設施,信眾繁多。這座寺廟是由行基高僧(668–749)於721年設立。行基是一位慈善家,並且曾經參與建造東大寺的大佛殿。時至今日,喜光寺以蓮花園以及抄經而聞名。

行基設立喜光寺作為他在奈良佈教的據點。行基雲遊四海,傳播佛教,創建寺廟,並且籌辦公共事業。當時禁止僧侶在寺廟外傳教,國營的佛教機構將行基視為罪犯。然而,行基的聲譽無法小覷。最後,行基及信徒都獲得聖武天皇(701–756)的正式認可。748年,天皇到喜光寺(當時稱為「菅原寺」)拜訪行基。據說,天皇看到寺廟正中央的雕像發出神秘的光芒。天皇對此景象感到驚訝不已,因此為這座寺廟賜名「喜光寺」。

749年,行基在喜光寺圓寂,享壽82歲。喜光寺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裡面臨著許多困難。戰國時代(1467–1568)內亂動盪不休,喜光寺的主殿不幸被燒毀。主殿於1544年重建,但16世紀70年代又遭逢另一場動盪,毀了其他多數寺廟建物。1868年又遇到另一場災難,當時喜光寺失去政府的支援,瀕臨廢棄。寺廟建築幾乎荒廢,建物則任其敗壞。附近寺廟和當地居民向政府請願停止廢寺,如果沒有他們的付出,喜光寺就會被徹底撤廢。

喜光寺主殿與阿彌陀佛像一直留存到二十世紀,在1901年及1921年分別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。後續的修復工作為這座年久失修的寺廟再創新生機。1990年,新任住持山田法胤(生於1940年)發起了大規模翻修工作。多虧了全國各地的善心捐款,南大門得以在2010年重建。2014年建殿供奉行基高僧。2021年開設供奉佛舍利的佛堂讓信徒們供養故人。

喜光寺南大門後面會看到一排排的蓮花盆,超過250株。每年6月中旬至8月初適逢蓮花盛開,會有許多遊客特地前來觀賞蓮花。每月2日舉辦讀經、講經,而每年3月2日舉行祭典緬懷行基高僧。

喜光寺的主要活動之一是推廣抄經。喜光寺的行政大樓設有大型抄經道場,參與者可練習抄寫簡明版《涅槃經》。這種抄經方式特別適合初學者,包括不熟悉日文的人。

萬葉集解析

大き海の 水底深く 思ひつつ 裳引きならしし 菅原の里

石川女郎

現代語意:「如同大海的深淵,無盡反覆的思慮,來回踱步的衣襬把地面都磨平了。啊,菅原之鄉啊」。

這是一首悲傷的詩歌,敘述著一位人妻,因為丈夫的愛意轉淡而被拋棄。菅原這個地方距離平城宮不遠,兩地皆位於奈良境內,詩歌中流露出她不顧世人眼光,不斷往返兩地,熱切期盼丈夫可以回心轉意的悲愴心情。(萬葉集 卷20・第4491首 /石川女郎)

必看國寶‧重要文化財產

Hignlights

寺內圖

喜光寺の境内図

寺院相關關鍵字

Keywords

試作的大佛殿

由於世間廣傳著一種說法:喜光寺本堂是東大寺大佛殿建造的範本。於是不知從何時開始,本堂就被稱為「試作的大佛殿」。本堂向外延伸的寬闊屋簷,呈現出令人震撼的景觀。每當夕陽的光輝,從建築物頂上四面設置的連子窗灑入時,彷彿阿彌陀佛降臨安撫人心,猶如置身人間淨土。

「試みの大仏殿」と称されるようになった本堂。軒を大きく広げた姿が圧巻。

基本情報

喜光寺

官方網站
https://kikouji.com/
參觀時間
9:00~16:00(受理結束 15:45)
參觀費
成人 500日圓 、中小學生 300日圓
交通
搭乘近鐵於「尼辻」站下車 步行約7分鐘
電話
0742-45-4630